移至主內容

復原種子-是忘記了,還是不願想起?

2025/02/03

小遊今年九歲,就像他的名字,最愛的事情就是玩電動遊戲,和小遊談起任何事情,他都彷彿聽不見或興趣缺缺,只有在講到遊戲的時候,小遊會滔滔不絕的停不下來,且不會岔題。

小遊的爸爸、媽媽因為爭奪親權與親子會面議題而進入法院訴訟中,小遊因而有機會來參加我們辦理的高衝突家庭兒童支持團體。剛接觸小遊時,社工以為小遊可能有注意力缺失的傾向,媽媽也說,小遊確實很不容易專心,焦點常常在別人身上,且常常忘東忘西,記不住事情,與小遊訂定行程或做約定往往都沒有效。

在團體活動中,社工觀察小遊的狀況,確實有大量分心、躁動、打岔、轉移話題、干擾其他孩子的行為,並且無法進行分享,總是以「不知道、忘記了」來回應大家對於家庭議題的討論與分享。

隨著活動進行,社工也發現到,當大家不討論家的議題、小遊不感到焦慮時,是可以安靜下來的;而當小遊分享到關於遊戲的任何事時,他可以很專注並熱情的分享…

當我們邀請孩子們透過黏土來表達自己生氣或壓力爆發時會是什麼樣?很不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小遊,細膩的捏出遊戲器的各種零件,並在黏土雲朵上寫下「痛苦」…原來,對小遊來說,玩遊戲,是他隱藏自己的痛苦、生氣與壓力的雲端堡壘啊~

媽媽看見小遊的作品,心痛不已,彷彿清楚看見,小遊有多喜歡遊戲,就有多痛苦。進而也讓小遊媽媽明白,小遊的問題需要回到大人的身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