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創傷的復原之路

2021/08/30

「阿宏,我跟你說過幾次!上課就不能認真一點嗎?你看這是什麼成績!」

「我有認真了啊,我就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認真?老師都說你上課分心!他一上課你就發呆,你到底在想什麼?」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成績時常是一個指標,可能是為了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可能是知道孩子的認真程度,或是未來生涯的可能性。但對我們而言,孩子的成績是一個警訊,呼叫我們關心他們身心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目睹暴力的孩子,容易在任何時刻回想起暴力事件,在這個過程他們可能會呈現發呆、攻擊、傷心等的行為與情緒反應,他們無法克制自己不想起,因為這就是創傷。

陪伴他們的過程,我們聽見好多的聲音,通常都是很負面的評價。針對創傷這件事情,有的人認為「時間過了這麼久,現在應該好了吧?」,有人覺得「明明當時孩子就躲在門後,又沒有打到,他們不會有創傷啦!」然而卻不知道童年的創傷經驗是會影響一個人的身心、人格、個性、生活態度,甚至是情感的建立等。

常常被一句「孩子很懂事啦」戳傷我們的心,因為我們理解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要具備的不是懂事,過度的親職化與早熟,這不是一件應該的事,而更需要注意孩子現階段的身心發展以及大人給的關愛。

我們期許自己給予這些孩子們穩定的陪伴,讓他們對「大人」有新的認識與了解,而非所有的情境與人事物都是衝突所構成。更期許我們面對孩子們可以有一致的態度,無論今日孩子有優異的表現或是做錯事的情況,我們都能適時的鼓勵與支持他們,想要他們感受到,無論自己好或壞都有一個人可以聽聽自己發生什麼事,在面對我們時可以是最輕鬆、最自然的自己。

我們努力在陪伴孩子的過程,提升他們對自己的權能感,從認識自己開始,知道自己的喜好、興趣、優勢以及身心狀態,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感到開心、難過、憤怒,如何做才可以讓自己感到安心、安全,再慢慢地讓孩子們嘗試多元的媒材、課程及活動,逐漸建立起對自己的自信。



Photo by Myles Tan on Unsplash

文/花蓮工作站社工督導 林秀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