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科技跟蹤騷擾如鬼魅 受害者多年輕女性

2018/12/18

臺灣的立法程序往往跟不上社會問題的變遷。

  近兩年的分屍案件與被陌生人跟蹤騷擾的新聞事件越發頻繁,受害民眾往往束手無策且求救無門。跟蹤騷擾防制法卻遲遲未能進入三讀立法,在向政府部門喊話重視民眾需求之餘,民眾本身的意識與觀念也需要更普及,才能更有效的預防憾事與傷害。

 

173-004.jpg
Photo by Farrel Nobel on Unsplash

  有鑒於此,為了呼籲民眾關注跟騷議題,現代婦女基金會於2017年發起針對民眾的跟蹤騷擾宣導活動,將跟蹤騷擾者有如鬼魅般背後靈的比喻與台灣民俗文化做結合,將每年農曆七月訂為「跟騷拜拜月」。

此份研究調查於2018年1月下旬至3月初針對全國各高中學生發放問卷。2,172位16-24歲的學生當中,有141位(6.49%)表示曾被科技跟蹤,懷疑自己曾被科技跟蹤的則是265位(12.2%)。這141位被科技跟蹤的學生當中,高中生就有104位,佔了73.8%。針對這104位高中生再進一步分析,發現這群高中學生每天平均上網約8小時,上網最重要的目的是聊天(58.7%),可見年輕學生慣於使用網路進行人際社交互動溝通,取得課業和時下最新訊息等,對網路的運用與依賴愈來愈深。

173-008.jpg

跟騷前三大社群媒體:FB、Line、IG

  網路社群媒體是科技跟蹤最常運用的媒介。跟蹤者最常用來跟蹤騷擾的社群軟體前三名依序為:Facebook臉書(53.8%)、LINE(48.1%)、IG(30.8%)。調查也顯示加害人最常傳送過份或無理要求的訊息給被害人(22.1%),或是暗示想與被害人更親密而不斷傳詩詞、歌詞、電子賀卡或訊息(21.2%);傳令人不舒服的私人訊息給被害人(19.2%)。甚至是在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簡訊、部落格上散佈對被害人不利的流言(15.4%),更可怕的,還會利用網路科技變更或接管被害人的帳號或角色身份(15.4%),影響被害學生的學業、人際互動和日常生活。

遇騷擾,封鎖對方就沒事了?

  多數被害人認為,不要回應或是封鎖加害人便可杜絕騷擾,但事實卻沒想像中容易。這些科技跟蹤行為在法律上看來,可能都難以構成犯罪要件,但事實上已造成被害人和週遭親友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上極大的干擾與恐懼。

  本會曾協助一位遭受科技跟騷的被害人,當事人與其親友皆遭加害人持續以簡訊、臉書私訊不斷騷擾。雖然加害人電話和帳號被當事人和親友封鎖,加害人仍不斷用不同假帳號以私訊騷擾。日前新聞中的楊小姐遭到陌生男子騷擾長達3年,對方不但騎車尾隨她、還不斷在臉書私訊、傳不雅言語,掌握她的日常作息,就連她的親朋好友也受到騷擾,但依據目前法令,長期無故跟蹤,最多以社會秩序維護法開罰3000元(見 「離我遠點」陌生男跟蹤3年 女告性騷 )。

  科技蹤騷無處可躲,無法可管。更可怕的是,科技跟蹤甚至可能引發致命殺機。2017年12月的世新跟蹤砍殺案中,加害人遭被害人拒絕後,便以打電話、簡訊、臉書、Line等各種方式騷擾等方式持續監看、騷擾、恐嚇被害人,甚至假冒賣家約面交或假扮朋友身分約見面,甚至尾隨埋伏跟蹤,最後協調未果還持刀砍殺被害人(見 校園喋血 世新男大生疑求愛不成持刀刺傷學妹 )。從上述案例,皆可見科技跟蹤騷擾問題的嚴重性與現今科技的便利性有連帶關係,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為呼籲民眾關注跟騷議題並了解因應方式,本會特以「向科技跟蹤Say Bye Bye 」主題舉辦線上與線下活動。

• 線上活動部分,除了在「Anti-Stalking Taiwan Go!反跟騷台灣大步走粉絲專頁」的有獎徵答活動之外,也會分享資訊安全、科技跟蹤的各種問題和因應策略,並介紹大家怎麼運用跟騷安全管理小幫手線上系統 來協助遭受跟蹤騷擾的朋友們。
• 即將推出的線下活動部份,今年放眼年輕學子與社會大眾,特別跨界合作開發了實境遊戲,成為亞洲第一個以跟蹤騷擾為主題的議題實境遊戲,以互動體驗方式,讓參與者身歷其境感受跟蹤騷擾的處境,不只享受解謎過關與團隊合作的樂趣,也學習到跟蹤騷擾的因應之道,向科技跟蹤Say Bye Bye。

(文/研究發展部倡議專員林嘉萍,同文刊登於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